今日美國航空公司班機平均坐滿 83% 機位,
不過,在不到半個世紀前,狀況可不是這麼回事,
1970 年,一般航班竟然平均只坐滿 49% 機位,連一半都坐不滿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

主要的差別來自於政府管制的鬆綁,以及電腦系統的進步。
1978 年以前,美國聯邦政府嚴格管控美國航空公司,票價就像計程車一樣,只有單一費率,
同樣路線的票價完全相同,而航班路線就像公車一樣,由政府劃定,
那麼航空公司之間如何差別競爭?
只能在航班的密度,以及服務上競爭。
.
於是,航空公司發展出的競爭策略,就是推出更密集的航班,
乘客等越少時間能上機,就會選擇該航空公司,
航班大增也就造就了每架飛機平均坐不到半滿的奇觀,
而這樣一來,平均每位乘客的飛航成本自然也居高不下,
反應在票價上,經通膨調整後,1979 年的平均機票價格為 600 美元,遠高於今日的 385 美元。
.
滿座率提升也越節能
在 1978 年解除許多管制後,航空公司開始可以削價競爭,
不過光是這樣,乘客滿座率並未顯著增加,
讓滿座率從 5 成提升到 8 成,主要是在加上恭逢電腦運算能力的進步。
.
隨著電子業的發展,航空公司的票價與定位系統越來越先進,
如今,各家航空公司都有無數工程師不斷調整系統,
以獨到的演算法,計算出不同時間、不同航班,機上不同位置、離航班日期多久以前訂票,
這些種種不同的參數下,該訂出什麼樣的票價,才能最大化航空公司的營收。
航空公司隨時隨地都在調整價格,以爭取盡可能高的票價下的最大需求,
在命中最佳定價的情況下,即使今日的班機機位遠比過去多,滿座率仍然遠勝於過去。
.
飛機的滿座率提升,也同時讓搭飛機越來越節能,
加上飛機本身的能源效率提升,
自 1970 年至今,平均每位搭機乘客所耗費的能源大降 74%,
10 年前,搭美國國內線班機比開車到目的地耗掉更多燃油,
如今,搭機已經變得比開車還節省燃料,
這個奇蹟,可說是管制鬆綁與科技進步下的雙重結晶。
.
美國航空業的歷史經驗,也不禁讓人思考,
如果譬如計程車也政策鬆綁,在新科技的洗禮下,不知會如何呢?.
.
(圖片及新聞取自以下:如有侵權請告知, 以便移除, 謝謝!!)
http://finance.technews.tw/2015/05/10/why-planes-used-to-fly-half-full/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YO 機票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